条形图是一种沿单个条形显示数值数据的图表类型。
条形图可用于一次性可视化数十个时间序列。
创建条形图的数据集
在 R 中,我们首先需要加载要创建条形图的数据集。
在本教程中,我们将使用名为 airquality
的内置数据集来创建条形图。
让我们看看我们将要使用的数据集的前六行,
# use head() to load first six rows of airquality dataset
head(airquality)
输出
Ozone Solar.R Wind Temp Month Day
1 41 190 7.4 67 5 1
2 36 118 8.0 72 5 2
3 12 149 12.6 74 5 3
4 18 313 11.5 62 5 4
5 NA NA 14.3 56 5 5
6 28 NA 14.9 66 5 6
我们将创建此数据集的条形图。
在 R 中创建条形图
在 R 中,我们使用 stripchart()
函数来创建条形图。例如,
# strip chart for ozone reading of airquality dataset
stripchart(airquality$Ozone)
输出

在上面的示例中,我们使用了 stripchart()
函数和 $
运算符来创建 airquality
数据集 Ozone
读数的条形图。
我们可以传递其他参数来控制图的外观。
在 R 中为条形图添加标题、标签、新颜色
我们可以在 R 中添加标题、为轴提供标签以及更改条形图的颜色。例如,
# add title, label, new color to strip chart
stripchart(airquality$Ozone,
main="Mean ozone in parts per billion at Roosevelt Island",
xlab="Parts Per Billion",
ylab="Ozone",
col="orange")
输出

在上面的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添加了一个标题,以及 x 轴和 y 轴的标签,并更改了条形的颜色。
这里,
main
- 添加标题“Roosevelt Island 的平均臭氧(单位:十亿分之一)”
xlab
- 为 x 轴添加标签“十亿分之一”
ylab
- 为 y 轴添加标签“臭氧”
col = "Orange"
- 将条形颜色更改为橙色
抖动图(Jitter Plot)在 R 中
抖动图是条形图的一个变体,它能更好地显示重叠的数据点。当数据点出现大量聚集时,它很有用。
我们在 stripchart()
方法中传递 method = "Jitter"
来创建没有点重叠的条形图。例如,
stripchart(airquality$Ozone,
main="Mean ozone in parts per billion at Roosevelt Island",
xlab="Parts Per Billion",
ylab="Ozone",
col="orange",
method = "jitter")
输出

在上面的示例中,我们在 stripchart()
中使用了 method
参数来创建抖动图。
stripchart(airquality$Ozone,
...
method = "jitter")
这里,method = "jitter"
指定了重合的点会像堆叠或抖动一样绘制,并且没有点会重叠。
R 中的多个条形图
通过传递数字向量列表,我们可以在单个图中绘制多个条形图。例如,
# create list of ozone and solar radiation reading of airquality dataset
list1 <- list("Ozone" = airquality$Ozone, "Solar Radiations" = airquality$Solar.R)
stripchart(list1,
main="Mean ozone in parts per billion at Roosevelt Island",
xlab="Parts Per Billion",
col= c("orange","brown"),
method = "jitter")
输出

在上面的示例中,我们在 stripchart()
中传递了一个名为 list1 的列表,其中包含 airquality
数据集的两个向量:Ozone
和 Solar Radiation
,以创建多个条形图。
我们还提供了两种颜色来表示两个不同的条形图
"orange"
- 表示Ozone
读数"brown"
- 表示Solar.R
读数